1997年底,双方在履行协议期间发生矛盾,停止合作。
对于学术研究人员而言,专利战的重要性也没那么高,因为大学实验室仍然可以免费使用CRISPR。谁先谁后已经说不清 本次专利之争说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那就是,谁先发现了CRISPR。
但是,这场激烈的专利战已经引起科学家们的争论:专利会对生物技术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最近几年,科学社区已经对专利提出批评,他们希望科学研究能够更开放、更协作一些。根据目前官司的进展,专利裁决可能将在2017年1月底、2月初时做出。还有一些研究显示,CRISPR技术可以用来治疗艾滋病,抑制营养不良,终结杀虫剂,拯救濒危物种。上个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身上试用CRISPR,主要用它治疗肺癌。专利权限包括在真核细胞或者任何细胞有细胞核的物种中使用CRISPR。
对于CRISPR专利的归属,张锋和杜德娜都有各自的道理。包括诺华在内的投资方,并非没有考虑到专利纠纷的风险,但是,拥有CRISPR专利是一件大事:有了它,制药公司可以获得空前强大的能力解码、重组基因,基于酶的系统可以打开一个新世界,里面充满各种可能性,甚至会对世界造成翻天覆地的影响1968年,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推断,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这一温度也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
困难面前,赵忠贤矢志不移:我坚信,高温超导研究有潜力,未来有可能有重大突破。赵忠贤40余年的高温超导研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屠呦呦不仅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且在2000年至今27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科研人员、第一位诺奖获得者、第一个婉拒多家媒体采访的获奖者。由于超导机理仍然是个谜,发现超导材料,多数时候凭的是直觉。
2008年2月,日本科学家在四方层状的铁砷化合物中发现存在转变温度为26K的超导电性,但因为没有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还不能确定铁基材料是高温超导体。应越南请求,中国军方从1964年起开始抗疟药研究。
我们必须坚守这块阵地。姜廷良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我国科学家还对铁基超导体若干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了它的非常规性。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
荣誉等身,赵忠贤从未自满。本世纪初,MgB2、NaCoO2等超导体被发现,但这两个体系都不是四方结构,和赵忠贤探索高温超导的想法不一致,就没安排团队全部投入。姜廷良说,一些人头晕眼胀,甚至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等症状,但当时设备设施简陋,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也顾不得许多……在临床前试验时,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上临床。而今,已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走在世界前列。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屠呦呦(左)在实验室和同事一起做实验。40多年前,我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刚刚起步。
赵忠贤提出了高温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元素替代的方案,并组织团队全力以赴,很快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纪录并保持至今。据张伯礼介绍,其中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
他还常常提醒前来采访的记者:别光报道我,多看看我身后那些没露面的人。终于有一天,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温度是关键。她也极少参加公开活动。2005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1100万人份,2014年为3.37亿人份。40K麦克米兰极限能否被突破?1974年,赵忠贤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了世界超导研究最前沿。虽然当时科研条件艰苦,好多设备是赵忠贤团队自己现造的,买设备都买二手的。
所谓高温超导体,是指临界温度在40K(约零下233摄氏度)以上的超导体。此后至1971年9月初,屠呦呦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实验,但结果总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1971年10月4日,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这宣告了中国物理学家走上世界高温超导研究舞台。
其余则主要支付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超导体在信息通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
谈起赵老师科研的秘诀,她认为是扎得深、扎得住,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必须坚守超导这块阵地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力玲,跟随赵忠贤从事超导研究。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赵忠贤仍然在奇妙的超导世界中探索……他希望找到新的组合,寻找到临界温度更高、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超导体。他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经过缜密思考和实验,1977年,他在《物理》杂志上撰文,指出结构不稳定性又不产生结构相变可以使临界温度达到40—55K,并提出复杂结构和新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80K。屡获大奖,屠呦呦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如果说有改变,那就是家里的电话多了。
荣誉归于国家,成绩属于集体,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1969年1月21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受命加入523项目。
廖福龙说,对于国际奖项,她更看重的是‘为国争光。40多年的钻研和积累,让赵忠贤培养出超出常人的直觉。
赵忠贤带领团队一干就是近20年。同时搞清楚超导机理,关注新材料、新现象,为超导研究的第三次突破提供信息。他常说,选择了科研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能心猿意马。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
好在研究不需要特别精密的仪器,1986年底,赵忠贤团队和国际上少数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赵忠贤成为国际超导研究领域代表中国的符号。
屠呦呦的同事、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研究员告诉记者,当时正值文革,年老的专家靠边站,屠呦呦在北京大学时学生药学,毕业后又脱产学习过两年中医,科研功力扎实,遂被委以重任。近几年,屠呦呦两度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国际奖项上零的突破:201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百余年来,已有5次诺贝尔奖颁发给了10位研究超导的科学家。赵忠贤团队为确认铁基超导体为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提供了重要依据,引领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第二次突破。